2016年3月20日 星期日

不是為施浸,乃是為傳福音





「基督差遣我,原不是為施洗,乃是為傳福音,並不用智慧的言語,免得基督的十字架落了空。」(林前一17)

在基督徒中間對於傳福音有一個普遍的認知:所謂傳福音就是要叫一個不信主的外邦人接受主,並最終叫他們受浸。但是,如果我們仔細默想整本的聖經,在舊約耶和華神和先知的話都是針對神的百姓,而不是外邦列國。同樣的,在新約的四福音和書信,主耶穌所傳講的和使徒們在書信中所說的,也都是針對信徒,而不是外邦人。這就值得我們默想,既然聖經的話都是針對神的百姓,那為何基督徒一提到傳福音,就是針對外邦人?不只是特別針對外邦人,而且基督徒傳福音的最終目標就是要叫人受浸。只要人沒有受浸,傳福音就沒有傳到位,而我們所傳福音的對象,不管他是如何的喜歡參與教會的聚會,在弟兄姐妹的眼中,他只是一個“慕道友”或“資深福音朋友”而已。

其實,有關“信而受浸”的真理,很多基督徒都很清楚:雖然聖經說信而受浸的,必然得救;但是聖經也很清楚的告訴我們:一個罪人被定罪的原因是不信,而不在於他是否有受過浸(可十六16)。可是很稀奇的,很多基督徒對浸禮的堅持就如同猶太人對割禮的堅持一樣。割禮是猶太人所必須遵守的律法;一個人只要沒有受過割禮,就不可能被稱為猶太人。而在基督徒中間,受浸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基督徒所堅持的律法。基本上一個人只要沒有受過浸,就還沒有得救,也還不能被稱為基督徒。但是保羅在哥林多前書卻告訴我們:基督差遣他,原不是為施浸,乃是為傳福音。保羅的這句話又和人的認知有很大的差距

身為一個基督徒,我們都喜愛真理想要明白真理。但是無可否認的不管人如何的在神的話上發功夫聖經中還是有很多的真理需要神向我們開啟其實,聖經中不只還有很多我們不明白的地方,就算我們所自以為已經明白的真理,我們也要存著慎思明辨的態度(林前十四29),因為我們所明白的真理都是來自人的教導只要是人的教導,就難免會有人的摻雜。信而受浸的真理就是一個例子。對於一個基督徒來說,信而受浸並不是一個很深,很難明白的真理。但是,這裡我們還是要來默想一下我們所認為已經清楚的真理,是不是也摻雜了來自人所教導的道理。我們默想:受浸的意義為何?福音的對象最主要是外邦人還是神的百姓?保羅的福音是怎樣的福音,為何不是為施浸

受浸的圖畫

首先,有關受浸的真理,在舊約中最清楚的一幅圖畫,無可否認的,就是神如何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在未出埃及之前,先有滅命的使者要擊殺長子。因此,以色列全會眾要把羊羔宰了,並將羊羔的血塗有房屋左右的門框上和門楣上。接著,只要聽神的話留在屋內,就可以避開滅命的使者。這就是神藉著摩西向人所傳得救福音的基要真理:人只要相信主,接受主流血的救贖,就可以不至滅亡反得永生!

請注意,雖然以色列人因著羔羊的血,可以避開滅命的使者,但是很明顯的,只要以色列人不離開埃及,就還是會生活在埃及法老的權下。因此,以色列人接下來過紅海所預表的受浸,和是否可以避開滅命使者無關,因為過紅海是預表神要進一步拯救我們脫離黑暗的權勢,把我們遷到祂愛子的國裡(西一13)。

所以,藉著主的血,因著信,叫我們可以得著救恩;但是過紅海進入美地所預表的浸,卻是讓神可以得著我們。

保羅在林前十章1-2節說:「弟兄們,我不願意你們不曉得,我們的祖宗從前都在雲下,都從海中經過,都在雲裡、海裡受浸歸了摩西。」受浸歸了摩西,就是預表今天基督徒的受浸,我們藉著受浸,就是宣告我們歸給了主。所以,受浸有一個很重要的屬靈意義,那是人對全宇宙的宣告:從今以後,我不在撒但的權下,因為我是屬於主的人了!

受浸得救的確是聖經一個基要真理,但是聖經所啟示的受浸得救,不是免於滅亡的得救,而是脫離黑暗權勢的得救。彼得在彼得前書是以挪亞進入方舟,來預表人要藉著水得救。但彼得說,這浸禮只求在神面前有無虧的良心(彼前三21)。在屬靈的意義上,和以色列人過紅海是一樣的。人從水進入方舟,就是預表今天人要從外邦國度進入神的國度 - 教會。人只要一相信主,就不至滅亡;但是受浸是我們對全宇宙的宣告:我是一個奉獻給主,是一個屬於主的人了!因此,我們一相信主之後,就要受浸,以便能開始來到教會中事奉主。

保羅一悔改信主後,亞拿尼亞就問保羅為何耽延沒有受浸?保羅悔改信主後,就需要馬上受浸,為了「要將所看見的,所聽見的,對著萬人為祂作見證」(徒二十二15-16)。我們的主在地上盡祂的職事之前,也是先接受約翰的浸,主說:「我們理當這樣盡諸般的義」(太三15)。子要盡祂的職事時如何宣告祂是屬於父神的人,一個人信主後,也要受浸,宣告他是屬於主的,就是基於義的原則,將他的身體獻上,當作活祭;保羅說:這是聖潔的,是神所喜悅的,是理所當然的(羅十二1)。

保羅所傳的福音

既然受浸有這麼重要的屬靈意義,那麼我們就要回到先前的問題:為何保羅要說:基督差遣我,原不是為施浸,乃是為傳福音?傳福音不就是讓神得著我們嗎?保羅這裡的意思並非貶低受浸所代表的屬靈意義,而是基於兩個事實:

第一,針對當時哥林多信徒的分裂;第二,保羅這裡所提的傳福音,並非是一般我們所認為的向外邦人所傳信主的福音,而是針對信徒所傳得救的福音。

首先,針對哥林多信徒的分裂。在教會早期的歷史,信徒雖然知道舊約的以色列人,在雲裡、海裡受浸歸了摩西;是預表今天基督徒也因著基督的釘了十字架,叫我們受浸歸了主。但是在哥林多教會,還是有人以舊約的以色列人如何歸了摩西的這個事實,就有了因著施浸信徒是可以屬於某某人的教導。因此,在他們中間就有了分爭說:「我是屬保羅的」;「我是屬亞波羅的」;「我是屬磯法的」。

受浸的真理當然不是因為某人為你施浸,你就屬於某人所有的人受浸後都是屬於基督的因此,保羅就在林前一章1314節特別回憶說,他曾給基利司布並該猶,和司提反家施過浸,此外有沒有給別人施過浸,他就記不清楚了。保羅基於這個論點,用以反駁哥林多的信徒說:即使因著亞波羅或保羅為你們施浸,你們可以說有人是屬亞波羅的,有人屬磯法的,但是至少在哥林多沒有人可以說他是屬保羅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哥林多的分爭裡,有人宣稱「我是屬基督的」,也包含在保羅的責備裡。雖然受浸的真理是向人宣告「我是屬基督的」這一個事實。但是當你標榜你是屬基督的,用來區別那些屬保羅的,屬亞波羅的和屬磯法的,也是在信徒中間產生分爭。教會的歷史告訴我們,教會的分裂都是因為有人堅持他才是“真理正確”。這種真理正確的訴求所產生的強烈排他性,在信徒中間所造成的分裂往往是有更嚴重的。

雖然保羅責備哥林多信徒因著受浸而有了分裂的光景。但是那並非保羅貶低了受浸的屬靈意義。而是保羅要強調一個罪人相信主之後,本來就是要受浸,就是願意成為歸給神的人。因著受浸歸給主,用保羅的說法就是「理所當然的」(羅十二1)。但是神給人的福音,不只是神要得著祂所救贖的人;神給人的福音最主要的目的是要人認識神那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羅十二2),就是要屬祂的人都有份於祂的經綸。這就是保羅所要傳的福音!保羅的福音不是針對未信的外邦人,而是針對已經信主的信徒。

其實,如果我們仔細默想聖經所提的福音,我們就會發現今天在基督教中間所教導的傳福音,並不全然正確。人的教導是:福音最主要的對象是未信主的外邦人;但是聖經的啟示卻是:福音最主要的對象是神家裡的人。

餅與碎渣兒

關於這點,我們先來看記載在馬太福音十五章的一段大家都很熟,但又不是那麼容易懂的一段經文。

22節說到,有一個外邦迦南婦人,因女兒被鬼附得甚苦,就喊著說:「主啊,大衛的子孫,可憐我!我女兒被鬼附得甚苦。」耶穌卻一言不答。這實在太奇怪了,主耶穌竟然無動於衷,一言不答。主耶穌對這外邦迦南婦人近乎冷漠的態度,這在今天某些弟兄姐妹們的眼中就是對福音的冷漠。不只是主耶穌的一言不答很奇怪,門徒們的反應更是出人意外,他們要求主說:「這婦人在我們後頭喊叫,請打發她走吧。」這真是越來越不能理解了;對於迦南婦人的哀求,耶穌一言不答,都已很不能理解,現在門徒甚至還要求主打發她走!這時,主有沒有責備門徒?沒有!主耶穌只是簡單的回答說:「我奉差遣不過是到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裡去。」主的回答似乎是說:“幫助這婦人,或打發這婦人走,都不是祂所關心的,祂所關心的是以色列家迷失的羊。因此,即使那婦人來拜主,說:「主啊,幫助我!」主耶穌還是回答說:「不好拿兒女的餅丟給狗吃。」主所關心的是迷失的羊,而不是被鬼附的狗。但是婦人還不放棄,憑著信心對主說:「主啊,不錯;但是狗也吃他主人桌子上掉下來的碎渣兒。」這時主才說:「婦人,你的信心是大的!照你所要的,給你成全了吧」。

大部分的人提到這段經文時,所強調的主題一定是指婦人的信心;但是這段經文的主題並非是婦人的信心,而是主耶穌的心:主所關心的是羊,不是狗主;主所關心的是以色列家,不是外邦人。雖然保羅很清楚的告訴我們:神願意萬人得救(提前二4),祂是萬人的救主;但是請注意,保羅還強調:神更是信徒的救主(提前四10)。餅是兒女的餅,桌子上掉下來的碎渣兒才是狗的份。

在神經綸的計劃裡,因著以色列人棄絕主,福音才臨到了我們這些外邦人。我們這些外邦人所得的福音就是桌子上掉下來的福音,就是碎渣兒福音,也就是岔路口的福音(太二十二9。雖然神揀選了保羅將福音也傳給外邦人。但是,在保羅所寫的書信裡,保羅所傳福音的對象,最主要的也是針對信主的人,只不過這些人的身份是外邦人而已。雖然我們是外邦人,但因著我們信了主,我們也是真以色列人。以色列家有迷失的羊,我們信主以後,有時也會成為迷失的羊。所以,主如何是到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裡,保羅也是到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裡。只不過,我們這些以色列家迷失的羊,在沒有得救以前都是外邦狗。

保羅說,「我不以福音為恥;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猶太人,後是希利尼人」(羅一16。要救一切相信的,最好翻譯為要救一切信的人。保羅所要救的對象不是“不信的人”,而是一切“已經信的人”。 先是猶太那些“已經信的人”,後是希利尼那些“已經信的人”。

因為福音的對像是信的人,所以保羅說:「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一個人悔改信主,並不需要神的大能,一個人悔改信主得救,只需要憑著一個簡單的信。一個未信主的人,只要相信主為我們流血,他就得救了!但是如果你要經歷進一步的救恩:魂的救恩和身體的得贖,那就必須有神的大能,就是神那釘死復活的生命大能,因此保羅說,我們是正在得救的人,需要有神的大能,就是那釘十字架的話(林前一18),這就是保羅所要傳的福音。

福音最主要的對像是指“信的人”的這一個事實,在聖經中到處可見。例如,保羅在羅馬書十三章11節說:「再者,你們曉得現今就是該趁早睡醒的時候;因為我們得救,現今比初信的時候更近了」。彼得在彼得前書一章5節也說:「你們這因信蒙神能力保守的人,必能得著所預備,到末世要顯現的救恩」。約翰在約翰壹書三章2節說:「親愛的弟兄啊,我們現在是神的兒女,將來如何,還未顯明;但我們知道,主若顯現,我們必要像祂」。

所以,一個人信主只是福音的初階,基督徒一生都在經歷神給我們的救恩,這才是保羅所傳的福音!這也就是主在約翰福音十五章對門徒所說的要“結果子”!

結果子

請注意,“結果子”絕對不是我們所認知的,帶一個不信的人信主就是結果子。這種說法是人的教導,聖經從來沒有說帶人信主就是結果子。因為主已經很清楚的告訴我們:祂是葡萄樹,我們是枝子。我們是枝子,不是果子。不管你是老基督徒或是剛蒙恩的基督徒都是枝子。老基督徒是枝子,剛蒙恩的基督徒也是枝子。不可能老基督徒是枝子,剛蒙恩的基督徒是果子,我們不能隨意更改聖經的話。主說我們是枝子,那我們就都是枝子。老基督徒是枝子,要結果子;剛蒙恩的基督徒也是枝子,也要結果子;我們都是枝子,我們都要結果子。

這裡,我們先不直接為 “結果子”下定義。我們只來看結果子,會有怎樣的情形:主說,「我父就因此得榮耀,你們也就是我的門徒了」(約十五8。結果子,第一,叫父神因此得榮耀。剛得救的基督徒,天使是會歡呼,但父神不可能因此得榮耀。要叫父得榮耀必須是神在我們的身上有一個榮耀的顯出!這是生命的成熟,不是一個剛得救的基督徒可以做得到的。

另外,我們多結果子,我們也就是主的門徒了。一個剛信主的人,不可能就說他配作主的門徒。主說,「愛父母過於愛我的,不配作我的門徒;愛兒女過於愛我的,不配作我的門徒;不背著他的十字架跟從我的,也不配作我的門徒」(太十3738。我們要成為主的門徒是要花代價的,這也不是一個剛得救的基督徒就可以做得到的。

所以,結果子不是指傳福音給不信的人帶他得救。結果子是傳福音給已信主的信徒,使他們在生命上成熟,叫父因此得榮耀;也使他們肯為主花代價,能不愛惜自己的魂生命,背著十字架跟從主。

在約翰福音十五章葡萄樹與枝子的比喻裡,其實就是十四章安排住處的解釋。在父的家裡有許多住處;主去原是為我們預備地方去,並且必再來接我們到祂那裡去(約十四2-4。今天我們能成為枝子住在葡萄樹上,就是主為我們安排的住處。但是十四章的住處,能成為十五章葡萄樹與枝子彼此的互住,是因為「人為朋友捨命」(約十五13

15節說,以後主不再稱我們為僕人,因僕人不知道主人所做的事,主乃稱我們為朋友,並為我們捨命。主說,人的愛心沒有比這為朋友捨命的愛更大的(約十五13。我們從主那裡所得的愛,就是主為朋友捨命的愛,因此主耶穌也要我們彼此相愛,像主愛我們一樣,這就是主的命令。基於這個命令,主在16節就分派我們去結果子,叫我們的果子常存(約十五16

16節的“去結果子”的“去”這字是不太容易理解的。主在馬太福音也吩咐門徒說: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太二八18)。主在馬太福音的“去”很容易理解,但主在約翰福音的“去”卻不容易理解。因為要解釋約翰福音的“去”,還必須以葡萄樹為背景。枝子要連於葡萄樹,又如何“去”呢?

約翰福音的“去”這字是很有意思的,它的字根有“退去(withdraw)”的意思,而叫自己看不見,因此引申為去。同樣的字,主用來責備彼得說:「撒但,退我後邊去吧」(太十六23)。

每一個葡萄樹上的枝子都不能保留自己的汁漿而不流動。每一個葡萄樹上的枝子本身的汁漿,都必須因著葡萄樹汁漿的流通而退去。所以,約翰福音的“去”代表每一個枝子都是“捨棄”自己汁漿的,也都是叫汁漿彼此“流通”的。在實際的教會生活中,就是弟兄姐妹彼此用生命的餵養。這種生命的餵養,這種生命汁漿的流通,會叫弟兄姐妹們結果子,我們的果子也會常存,同得福音的好處。傳福音就是住在葡萄樹,枝子彼此有生命汁漿的流通,叫我們結果子,而且是常存的果子,使父因此得榮耀!

弟兄姐妹,這就是主身體的建造。傳福音就是:「全身藉著每一豐富供應的節,並藉著每一部分依其度量而有的功用,得以聯絡在一起,並結合在一起,便叫身體漸漸長大,以致在愛裡把自己建造起來」(弗四16恢復本)

主在說完葡萄樹與枝子的比喻之後,就給了我們一個非常重要的總結,也就是主再一次重複祂的誡命:「我這樣吩咐你們,是要叫你們彼此相愛」(約十五17。我們都知道,我們之所以要彼此相愛,是因為主已為我們捨命。但什麼是彼此相愛的實行?那就是實行葡萄樹與枝子的比喻。主吩咐我們要住在葡萄樹上,並分派我們去結果子,叫我們的果子常存。這就是彼此相愛。

傳福音就是結果子,傳福音就是實行彼此相愛,傳福音就是要叫身體漸漸長大,以致在愛裡把自己建造起來。我們不傳福音,我們便有禍了。有禍了,還不是因為你沒有帶一個不信主的人信主,而是你沒有住在葡萄樹,在建造的身體裡,結出叫神得榮耀的果子!

文士和法利賽人有禍了,因為他們棄絕天國。我們接受天國,卻不能建造基督的身體,使祂能向教會作萬有的頭(弗一23),那我們也有禍了。審判要從神的家起首,一個生命不成熟的基督徒,是無法在基督的審判台前站立得住的!在基督的審判台前站立不住,我們就有禍了,這才是保羅所傳的福音。

弟兄姐妹,神願意萬人得救,不願一人沉淪。但這只是罪人因神兒子的死,得與神和好;保羅說:「既已和好,就更要在祂的生命裡得救」(羅五10。神不願一人沉淪,更願我們進一步在祂的生命裡得救!

聖殿的建造

我們都知道所羅門建造了聖殿,但你可能沒有注意到聖殿的材料,基本上都是大衛為他的兒子所羅門事先就已準備好的(代上二十二5。大衛準備好聖殿的材料以後,就告訴他的兒子所羅門說:「我在困難之中為耶和華的殿預備了金子十萬他連得,銀子一百萬他連得,銅和鐵多得無法可稱;我也預備了木頭、石頭,你還可以增添。你有許多匠人,就是石匠、木匠,和一切能做各樣工的巧匠,並有無數的金銀銅鐵。你當起來辦事,願耶和華與你同在。」(代上二十二14-16

所羅門要建造聖殿,他的父親已把材料都已經準備好。材料雖然還可以增添,但所羅門建造聖殿所最需要的是能工巧匠。今天我們要建造基督的身體,我們也相信父神已把材料準備好。如果我們覺得不夠,我們還可以增添,但主所最需要的是建造基督身體的能工巧匠。

弟兄姐妹,我不是要貶低要得著建造聖殿的材料,我只是說已有很多建造聖殿的材料,父神已準備好了,但神缺少建造聖殿的能工巧匠。傳福音最主要的目的不是要得著材料;傳福音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和主同工,成為主的能工巧匠,將基督的身體建造起來。這種身體的建造,就是弟兄相愛的實行,這是主的命令!!

使徒行傳十五章的耶路撒冷會議,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一段有關傳福音給外邦人的辯論。這場的辯論最後由雅各引用了阿摩司書的一段話而平息:「此後,我要回來,重新修造大衛倒塌的帳幕,把那破壞的重新修造建立起來,叫餘剩的人,就是凡稱為我名下的外邦人,都尋求主」(徒十五16-17)。雅各引用阿摩司書的這一段話,是很重要的經節。這段經節不只是證明神的恩典確實要臨到了外邦人,更是強調外邦人之所以能得著恩典,是因為大衛那倒塌的帳幕能重新修造建立起來。

一個倒塌的大衛帳幕無法叫人尋求主,一個沒有得著建造的身體,也無法吸引人來歸主。是的,我們要傳福音給不信主的外邦人,但是真正的傳福音不是外面的行動,而是一個人位的吸引。我們傳福音不是因為我們叫人吃餅得飽(約六26),而是向人說一句簡單的話:跟從耶穌,人就願意起來跟從了耶穌(太九9)。神要重新修造大衛倒塌的帳幕,把那破壞的重新修造建立起來,好叫一切凡稱為主名下的外邦人,都尋求主。雅各不是說,這是阿摩司說的,而是從創世以來,顯明這事的主說的(徒十五18)。神從創世以來就要叫萬人得救,但是大衛那倒塌的帳幕,要先重新修造建立起來。萬國都要因亞伯拉罕得福,亞伯拉罕是使萬國得福的原因。重新修造建立起來的大衛帳幕,就能使一切凡稱為主名下的外邦人,都尋求主。因此我們的主奉差遣是到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裡,而我們的主差遣門徒時,也是叫門徒到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裡。

弟兄姐妹,神的經綸是要得著一個建造的教會,一個建造的身體。但是有一些弟兄姐妹認為建造主的身體這句話,只是一個不切實際的屬靈口號。如果我們真的關心靈魂,就要有實際的行動,例如要天天出外發福音單張給路上來往的行人。其實,雖然神的經綸是屬天的,是屬靈的;但是我們也可以將神的經綸理解成世人在經營一家公司。一個真正成功的公司,它的經營重點不是人事部門整天刊登招人廣告(發福音單張),而是將公司發展成一個國際級的知名公司。一個成功的公司不只會吸引人主動的投遞履歷表,一個成功的公司也才能真正叫人留在這家公司。公司要發展,一定要招人;但是公司招人是為了公司的經營。一個經營成功的公司絕不是誇口她今年所招的人員成長了多少倍,這是無需辯駁的!但是,今天有多少的教會,還是以她一年有多少新受浸的信徒為指標。

感謝主,神要回來,重新修造大衛倒塌的帳幕,把那破壞的重新修造建立起來,叫餘剩的人,就是凡稱為主名下的外邦人,都尋求主。這話是從創世以來,顯明這事的主說的。主今天要得著傳這福音報這喜信的人;這樣的人,他們的腳蹤在神的眼中才是佳美的(羅十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