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約的執事(5/5)- 居所
林後五1:「我們原知道,我們這地上的帳棚若拆毀了,必得神所造,不是人手所造,在天上永存的房屋。」
林後六16:「神的殿和偶像有什麼相同呢?因為我們是永生神的殿,就如神曾說:我要在他們中間居住,在他們中間來往;我要作他們的神;他們要作我的子民。」
林後五章1節和林後六章16節,有一個共同的主題,那就是:居所!
人盼望得著一個居所;神也盼望得著一個居所。保羅在林後二章13節到林後七章5節之間的這一段插進來的話,分別用了香氣,薦信,鏡子,瓦器,和居所,等五種比喻來形容新約的執事。而居所就是最後一個比喻,也是最重要的一個比喻,是前面四種比喻的總結。一個新約的執事是香氣,薦信,鏡子,和瓦器,就是為了最終成為一個居所,讓神與人都能得著真正的安息。
在士師記裡一共記載了13位士師,如果包含以利和撒母耳,以色列的歷史就一共有15位士師。在以色列人士師記的歷史,開始於「不知道耶和華,也不知道耶和華為以色列人所行的事。」(士二10),最後結束於一個很特別的結語:「那時,以色列中沒有王,各人任意而行。」(士二一25)。
「各人任意而行」,最好按照恢復本翻譯為:「各人行自己眼中看為正的事」。以色列人認為他們不像外邦列國都有君王管理他們。所以他們的行為標準沒有君王律法的規範,而是自己所認定的標準。簡單的說,士師記歷史就是結束在以色列人不認識耶和華是他們的君王,每一個人都是自以為義。這是何等可憐的光景!
以色列的最後一位士師,撒母耳,當他年紀老邁時,雖然立了他的兒子作以色列的士師,但因為他兒子不行他的道,貪圖財利,收受賄賂,屈枉正直(撒上八3)。因此以色列人就要求撒母耳為他們立一個王治理他們,像列國一樣。
以色列人要求立一個王,就是厭棄耶和華作他們的王(撒上八7),是讓耶和華打雷降雨的大罪(撒上十二16-17)。以色列人在美地上的歷史,首先在士師的時代,是以色列人不認識耶和華是他們的君王,各人行自己眼中看為正的事;但是在列王的時代,以色列人是厭棄耶和華作他們的王,各人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這也導致以色列人舊約的歷史結束在最後亡國被擄。
感謝主,雖然以色列人要求立王,在耶和華面前是犯了大罪,但神總能在人的悖逆中,為了祂的經營,得著合祂心意的人為王。大衛就是神所選立合祂心意的人。所謂“合祂心意的人”,並非只是說明神喜歡大衛這個器皿,而是說大衛有一個特質是神所喜歡的,這個特質就是:大衛是一個追隨祂心意的人(徒十三22原文)。這就是前面所說的,一個新約的執事,是一個魂更新的人,能以主的心思為心思,以主的意念為意念!耶和華的心思和意念就是渴望得著一個居所,大衛就思念神所思念的,要為耶和華建造一個居所。
其實,保羅說:「至高者並不住人手所造的」(徒七48)。並引用以賽亞六十六章1節說,「主說:天是我的座位,地是我的腳凳;你們要為我造何等的殿宇?那裡是我安息的地方呢?」)。神心目中的殿宇,不是人手所造的殿,神心目中的殿宇乃是祂的百姓,這就是接下來保羅在林後六章16節所說的:「我們乃是永生神的殿。」
一個新約的執事,首先神救贖祂的百姓,出埃及過紅海,叫一個新約的執事在主凱旋的行列中,成為叫人死也叫人活的香氣。接著神在曠野撫養祂的百姓,叫一個新約的執事成為薦信,讓人認識祂;並成為鏡子,叫人可以彰顯祂。最後在美地,神叫一個新約的執事認識自己只是一個顯明主復活的脆弱瓦器,但這瓦器卻是祂的居所(利二十六11-12),寶貝就在瓦器裡。
什麼是居所?居所不只是遮風避雨的地方,居所更是一個讓人得著安息的地方(賽六六1)。舊約的耶和華感歎說:你們要為我造何等的殿宇?那裡是我安息的地方呢?到了新約,我們的主也在歎息:狐狸有洞,天空的飛鳥有窩,人子卻沒有枕頭的地方(太八20)。我們的神不管是在舊約或在新約,都在尋找一個居所,也就是尋找一個可以讓祂安息的地方。
一個新約的執事,因著神的救贖就叫我們成為祂六十萬大軍中的一員,在神的帶領下過紅海,經曠野,最後進入神所應許的美地。不只為了叫我們得著安息,更是為了神自己的安息。這個安息,聖經就用居所來啟示。因此,我們有必要詳細的來看“居所”在全本聖經所啟示的真理。
伊甸園裡的安息
論到安息,詩人說:神百姓所在的錫安是祂的安息;但是在創世記第二章,神卻說第七日是祂的安息。聖靈的意思豈非是要我們默想:神在祂六日的創造之後,之所以進入安息,不只是因為創造之工已經完成,更是因為從祂的創造之工,得著了可以枕頭的地方!人起初所在的伊甸園才是神起初心意中的安息之說。但是,因著人在伊甸園的失敗,人被趕出了伊甸園,因此神百姓所在的錫安才成了祂的居所。
帳幕與營,聖殿與城
在舊約,只要一提到神的居所,我們的第一個反應都會想到在曠野的帳幕和後來在美地的聖殿。這是對的,因為在聖經中有多處的經節明言帳幕或聖殿是神的居所。但是,帳幕或聖殿在聖經所啟示的真理,並不是預表神的居所,而是預表神自己!
利未記二十六章11~12節,耶和華說:「我要在你們中間立我的帳幕;我的心也不厭惡你們。我要在你們中間行走;我要作你們的神,你們要作我的子民。」
其實,只要我們比較神所說的:「我要在你們中間立我的帳幕」和「我要在你們中間行走」這兩句,就可以看見帳幕並非是一個物質的帳幕,而是預表神自己。因為在屬靈的意義上,以色列的營才是耶和華的居所,而不是帳幕。神要行走在以色列中間(利二十六章12),就是神要住在以色列人中間(出二十九45),這是神的心頭願望。帳幕就是神自己,而以色列營,也就是祂的百姓,才是神心意中的居所(民五3)!在伊甸園,沒有帳幕,因為帳幕就是神自己。神行走在伊甸園中,就是神的帳幕支搭在以色列營中。
保羅說:「其實,至高者並不住人手所造的」(徒七48)。不管是人手所造的帳幕或後來的聖殿,都不是神心意中的居所;神心意中的居所是祂的百姓。所以,當以色列人在曠野時,神的帳幕就支搭在以色列的營裡;當以色列人進入美地後,神的聖殿就蓋在神所指定的地點。不管神的帳幕在以色列的營裡,或神的聖殿在後來的耶路撒冷城裡,兩者都是神在祂百姓中間的一幅圖畫。
我們的主耶穌道成肉身時,約翰告訴我們,主耶穌就是一個帳幕,支搭在我們中間(約一14恢復本),主耶穌一點不差就是那個在曠野裡的帳幕所預表的;同時當主耶穌預言祂死後三天復活時,也指出祂也是那個在美地裡的聖殿(約二19-21)。神並不需要人手所造的帳幕或聖殿作為祂的居所,神所要的就是以祂的百姓,也就是以色列營或耶路撒冷城,作為祂的居所。而帳幕或聖殿都只是祂自己的預表,並非祂真正的居所。因此,當以色列人在曠野時,帳幕就需要支搭在以色列的營裡;而當以色列人進入美地後,聖殿就就需要蓋在神所指定的地點。
帳幕支搭在營外
當以色列人在曠野時,神的帳幕是需要支搭在以色列的營裡,這是神要以祂的百姓為居所的一幅非常清楚的圖畫。但是很不幸的,當摩西在山上領受神所頒布的律法時,以色列人就在山腳下拜了金牛犢。這使得神不得不將預表祂自己的帳幕,搬離開以色列營,因為耶和華對摩西說:面對硬著頸項的百姓,我若一霎時臨到你們中間,必滅絕你們(出三十三5)。因此,摩西就將神的帳幕支搭在營外。
請注意,出埃及記三十三章第7節,中文翻譯為:「摩西素常將帳棚支搭在營外」,但是這節根據原文應該翻譯為:「摩西就將帳棚支搭在營外」。也就是說,帳棚本來是支搭在營內,這是該有的情形。但是因著以色列拜了金牛犢,為了避免以色列人因神的臨到而被擊殺,神就向摩西下了一個愛的命令:將祂的帳棚支搭在以色列的營外,並且特別將神的帳棚稱為會幕。本來當帳棚還在營內時,會幕這詞只是用來說明在營內的帳棚,是神與祂百姓聚集會面的地方。但是,當摩西將神的帳棚支搭在營外後,摩西就特別稱這帳棚為會幕,以突顯會幕與帳棚的不同。
「將帳棚支搭在營外」,實在不是神所要的。因為神是要住在祂百姓中間,但將帳棚支搭在營外,就是神離開了祂的百姓。從此以色列人要聆聽神的話語,就必須出到營外,聚集到營外的帳棚那裡。這支搭在營外的帳棚,就特別稱為會幕。
舊約的會幕,到了新約就發展為猶太人的會堂(συναγωγη / synagogue ),而新約信徒就稱之為艾克利西亞(κκλησία / ekklesia),也就是教會。艾克利西亞,ekklesia,意思就是呼召出來。當帳棚在營內,帳棚就是神,營就是祂的百姓;所以帳棚在營內,就是神與祂的百姓同在,因此不需要呼召。但是當帳棚在營外,神的百姓要有神的說話,就需要被呼召出來,來到會幕這裡。這時,被呼召出來的百姓,才是神真正意義上的居所,而不再是以色列營。但是這種的情形並非神最初所要的,而是以色列百姓悖逆的結果!帳棚要在營內,聖殿要在城內,才是神所期望的。
教會正確的立場
感謝主,帳棚或聖殿乃是預表神自己;而以色列營或耶路撒冷城所代表的以色列百姓才是神真正的居所。但是在聖經中有多處的經節,明顯的提到聖殿也是神的居所。這不是說聖殿將來會擴大成為耶路撒冷(見恢復本聖經,在啟七15,廿一3,廿一22等三處經節的註解)。基本上,聖殿就是聖殿,耶路撒冷就是耶路撒冷。聖殿不會,也不可能,擴大成為耶路撒冷城的。聖殿在耶路撒冷城中,就是神住在祂百姓中間的一幅圖畫。雖然聖殿在多處的聖經中,被形容為神的居所,但那是指神的約櫃(撒下七2),被安置在聖殿裡。約櫃在聖殿裡,不是指聖殿是神的居所,而是指因著聖殿有這約櫃的內住,聖殿才有可能預表主自己(約二21),否則聖殿只是一棟普通的建築物。當聖殿有約櫃,就是代表神自己。而聖殿在耶路撒冷城內,才是代表神以耶路撒冷為祂的居所。所以,聖殿在耶路撒冷城中,才是神住在祂百姓中間的一幅圖畫。如果我們仔細默想整本聖經對於聖殿的啟示,聖殿的構造就如一個人,“至聖所”就是“頭”,裡面有預表基督的約櫃;而“聖所”就是基督的身體,也就是教會,裡面有預表教會的金燈台。所以,今天教會的見證,乃是向世人見證,信徒是一般答應主的呼召,成為主的身體,背負約櫃見證的人,彰顯神自己。
要注意:神的經營都是要回到起初。不管是舊約的會幕,或是新約的教會,都不是神經營的起初!!因此,我們今天在恩典的時代,也就是教會的時代,不能不忽略教會並沒有回到神經營的起初的這一個事實!當我們來談教會正確的立場時,聖經讓我們看見兩個重點:
第一,神最終所要的不是在營外的會幕,也不是在營內的帳棚,而是在美地裡的聖殿。什麼是帳棚?什麼是殿?帳棚和殿的分別不是一個是移動的,一個是固定的;帳棚和殿的分別也不是一個是簡陋的,一個是豪華的。帳棚和殿的分別是在於神的百姓到底有沒有得著神所應許的美地!只要神的百姓沒有得著地,那麼以色列人只能有到處移動的營和帳棚;但是當以色列人進入了美地,就可以有固定的城和殿了。以色列人要先有地,才有可能將殿蓋在神所指定的地方!因此,會幕所能強調的立場,只能是有約櫃的見證。會幕之所以稱為會幕,不只是因為百姓被呼召出來,而是因為會幕這裡有約櫃。如果會幕只有百姓的聚集,卻沒有約櫃,那麼這個會幕就還只是一般的帳棚,不能稱為會幕。帳棚被稱為會幕,不只是有百姓的聚集,更是因為會幕裡有預表神的約櫃,讓聚集的百姓可以遇見神。聖經給我們看見,當以色列人得著了地之後,才能在約櫃的見證之外,再強調立場,將殿蓋在神所指定的地點。
第二,以色列人雖然最終進入了美地,也在神所指定的地點蓋了聖殿,但是最終以色列人還是被擄而失去美地,聖殿也曾經被毀,毀了又蓋,蓋了又毀。直到今天,在神的主宰裡,以色列人雖然建了國,但並沒有真正得著神所應許的美地;而在主後七十年被毀的聖殿也沒有重建。甚至直至今日,猶太人還是棄絕主耶穌。在屬靈的意義上,我們不能不說以色列人的歷史,直到今天在地上的這些事實,就是告訴我們:今天神在地上的見證還只能是一般蒙神呼召的會眾,成為會幕,這就是艾克利西亞,ekklesia,就是今天教會所能站立的立場。教會只能見證神的會幕在營外,會幕裡有約櫃。但是教會不能見證神的殿已經立在神所指定的地方。一個會幕的見證只能說:殿在城內是神的心願;但是一個會幕沒有任何的立場,去堅持只有她的會幕才是唯一的會幕,支搭在神所指定的地方。
所以,雖然我們的身體是聖靈的殿,我們來到主的面前也的確是神的殿。但是今天所謂教會的立場,只能是會幕,而不是殿。主對非拉鐵非得勝者的應許,在神的殿中當柱子,也是在將來千年國的時候。今天教會實際的見證,都只能是神所呼召的小群(路十二32),在各地作基督榮耀的見證。沒有任何一個教會可以宣稱她可以作聖殿的見證,只有她是唯一站在神所命定的立場。
今天教會的見證不只不是殿,今天教會的見證也不是支搭在營內的帳幕。今天教會的見證是出到營外的會幕。請再注意聖經所啟示關於帳幕出到營外的事實:不是神棄絕祂的營,而將營解釋為神所定罪的猶太宗派;帳幕之所以出到營外,是神憐惜祂硬著頸項的百姓,不忍因著一霎時臨到,使祂的百姓被滅絕。神的營或城即使到了啟示錄,在神的眼中還是聖徒的營與蒙愛的城(啟二十9)。神從來沒有棄絕祂的百姓。神的帳幕出到營外所強調的是神所受到的凌辱。因此,今天神的兒女出到營外,就了祂去,所強調的也是有分於祂所受的凌辱(來十三13),而不是去定罪所謂的猶太宗派!
弟兄姐妹,今天神所應許的美地還是被竊占的。沒有任何出到營外的會幕可以宣稱只有她是站在正確的立場上,而去定罪其它神的兒女。今天所謂教會的立場,只能是會幕的見證,見證會幕是支搭在營外,並且有神的約櫃在會幕裡。
約櫃不只是會幕的內容,也是會幕的立場。如果會幕裡面沒有約櫃,那麼會幕就和一般的帳幕沒有任何區別。所以當神的約櫃被非利士人擄去之後,所留下的會幕就只是一般的帳幕。因此,以利的兒婦、非尼哈的妻懷孕生產時,就將她的孩子起名叫以迦博,說:「榮耀離開以色列了!」(撒上四19-20)。也就是說,當約櫃被非利士人擄去後,不管以色列人如何誇口他們是神的唯一選民,而且堅持他們的會幕是列國中唯一有正確立場的會幕,但在非尼哈妻子的眼裡,以色列人的會幕只是一個普通的帳棚,沒有神的榮耀!
一個會幕(教會)如果沒有約櫃(基督的見證),就只是帳棚(人的組織),不能是會幕(人和神的聚集)。但是一個帳棚只要有約櫃(基督的見證),那麼不管這個帳棚在哪裡,都可以稱為會幕(教會)。弟兄姐妹,千萬不要誇口你所在的教會立場是多麼的正確,而去排斥其它神的兒女。我再說:一個帳棚只要有約櫃(基督的見證),那麼不管這個帳棚在哪裡,都可以稱為會幕(教會)!會幕所當誇口的是因為帳棚裡有神的約櫃,而且沒有任何一個會幕可以誇口:只有她的帳棚裡有神的約櫃。主說,「無論在那裡,有兩三個人奉我的名聚會,那裡就有我在他們中間。」,(太十八20)。主說,「無論在那裡」,就沒有人可以教導只有他所在的教會是最正確的!弟兄姐妹,你是要聽主的教導說「無論在那裡」,還是要聽人的教導,而高傲的認為自己所在的地方是神「唯一」的恢復?
約櫃的見證
感謝主!關於會幕的見證,第一要緊的,就是要有約櫃的見證,而不是強調會幕在那裡,這是無需辯駁的!但是,更要緊的,我們還要看見所謂約櫃的見證,是在於有沒有神的同在,有沒有神的說話。為何以色列百姓要出到營外,到會幕哪裡?因為在會幕那裡,以色列人才能聽到神的聖言。
撒母耳記上三章1~3節讓我們看見,在以利年老的時候,聖經雖然特別提到在耶和華的殿中有神的約櫃,但是耶和華的言語卻是稀少,不常有異象。當以色列人被擄到巴比倫,以色列人不只沒有約櫃,也沒有聖殿,更沒有聖城。也就是說,以色列人已經失去了他們一切外面可以向人誇口的。但是,因著神與但以理同在,尼布甲尼撒王還是要俯伏在地,向但以理下拜(但二46)。
什麼是約櫃的見證?約櫃的見證就是有神的同在,有神的說話,有神的啟示!老以利可以誇口耶和華的殿中有神的約櫃,卻只能睡臥在自己的地方,眼目昏花,不能看見;但以理沒有約櫃,沒有聖殿,沒有聖城,卻有神的智慧,能明白各樣的異象和夢兆(但一17)。
約櫃只有一個,是代表神的見證是一。但是有神的同在和說話,才是約櫃的真正見證!約櫃的見證是在全地,而不是只在人所宣稱的某某教,某某派,某某恢復,…,等等。
以色列人如何不能以他們擁有約櫃為誇口,哥林多的信徒也不能以宣稱他們是屬基督的為誇口。以色列人是不是擁有約櫃,哥林多的信徒是不是真的屬基督的,就要看有沒有神的同在,有沒有神的說話,有沒有神的榮耀!年輕的約書亞認為神的靈只能臨到會幕那裡;因此,他請摩西禁止在營裡的伊利達和米達說預言!但摩西卻說:惟願耶和華的百姓都受感說話(民十一24-29)!所以,耶和華的靈如何降在來到會幕這裡七十個長老的身上,也降在營裡的伊利達和米達身上!
聖經的記載是非常奇妙的,都有真理的平衡,以免人鑽牛角尖,走入極端!一面神讓我們看見出到營外來到會幕這裡,才有神的同在,才有神的說話!但是,聖靈似乎要藉著年輕約書亞的事件鑒戒我們:教會的歷史一定會出現年輕的約書亞,以自己所認定的對,去責備他所認定的錯!
表面上,年輕的約書亞並沒有錯!以色列人要有神的同在,必須出到營外;但是年輕的約書亞卻忽略了會幕之所以支搭在營外,是因為以色列人的悖逆,而不是神要出到營外的這個事實!因此,若是伊利達和米達願意為神說話,雖然他們是在營內,神的靈也照樣會在他們身上!年輕的約書亞如何宣稱他是在會幕裡,伊利達和米達所在的營也是神眼中的會幕!會幕的屬靈意義就是有神的同在和說話,而不在於你在哪裡。
弟兄姐妹,主在馬太福音十八章20節所說的話,要成為我們唯一的教導。任何有與主不同教導的,不只我們不能接受,更是我們所該定罪的。主說:「無論在那裡」,就沒有人可以堅持只有「在他那裡」。在營裡的伊利達和米達說預言,就是主在他們中間;伊利達和米達就是神心意中的會幕 – 無論伊利達和米達在營內或在營外。今天所有神的兒女在地上,不管在那裡,只要有主的同在和說話,就是教會,這是主耶穌的教訓! 任何來自人的教訓都是我們該定罪的!
感謝主,一個神所認可的會幕,不只是神所召的百姓,更是有祂的同在和說話。今天在新約恩典的時代,教會只是舊約會幕的預表。雖然有神的同在,有神的見證,但是,我們應該認識:會幕的出現是神不得已的選擇。神所以要呼召祂的百姓出到營外,是因為祂百姓的悖逆。帳棚是必須要在營裡的,帳棚和營分開並不是神所要的,而是神的所受的凌辱,是神無可奈何的選擇!
聖城新耶路撒冷
不只帳棚和營的分開不是神所要的,即使帳棚是在營內也不是神所要的。因為神最終所要的是將殿立在被撒旦所竊占的美地上。這就是回到伊甸園起初的光景,要實現在將來的新天新地新耶路撒冷,那裡有神自己親自成為城的殿(啟二十一22),神自己就實現了祂要住在祂百姓中間的心頭願望,感謝主!